蘇義飛律師叫你如何計算交通事故案件中多等級傷殘,應當參照《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》(GB 18667-2002)中的方法對多等級傷殘予以綜合計算。多等級傷殘者的傷殘賠償計算,根據傷殘賠償總額、賠償責任系數、賠償指數等,有下式:
C=Ct×C1×(Ih+∑Ia,i)(∑Ia,i≤10%,i=1,2,3……n,多處傷殘)
式中:
C――傷殘者的傷殘實際賠償額, 元;
Ct――傷殘賠償總額, 元;
C1――賠償責任系數,即賠償義務主體對造成事故負有責任的程度,0≤C1≤1;
Ih ――傷殘等級最高處的傷殘賠償指數,即多等級傷殘者,最高傷殘等級的賠償比例,用百分比(%)表示;
Ia ――傷殘賠償附加指數,即增加一處傷殘所增加的賠償比例,用百分比表示。0≤Ia≤10%;
n Ih+∑Ia,i≤100% i=1
該公式用簡要表述為:實際賠償額=傷殘賠償總額×賠償責任系數×(幾個傷殘傷殘等級最高處的傷殘賠償指數+傷殘賠償附加指數1+傷殘賠償附加指數2+...傷殘賠償附加指數n)
傷殘賠償指數是指傷殘者應當得到傷殘賠償的比例。傷殘等級最高處的傷殘賠償指數,即多等級傷殘者,最高傷殘等級的賠償比例,用百分比(%)表示;
傷殘賠償附加指數,即增加一處傷殘所增加的賠償比例,用百分比表示。
傷殘賠償附加指數Ai。較合理的算法是:1、存在一級傷殘時,其他等級被吸收,不計算賠償附加指數;2、Ai的合理取值應為二級為10%,三級為9%,四級為8%,五級為7%……(依次類推);
但是這個和傷殘賠償指數不一樣,不是法定的,所以在實務中的做法不一樣。有的是在取值范圍內(傷殘賠償附加指數≤10%)由法官自由裁量,比如有些法院是依據最高的傷殘等級再加上傷殘賠償附加指數≤10%,有的是五級以下一個固定值,五級以上一個固定值。
賠償責任系數的確定:主要是依據交通事故責任認定來確定,機動車與行人相撞的,按照主次劃分的,賠償的系數通常為90%。
比如,李XX為城鎮居民,因交通事故造成一處七級、一處八級、一處九級傷殘,其賠償金計算如下:
第一種計算辦法:
實際賠償額=上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(省統計局公布的統計數據)×應賠償年數×賠償責任系數90%×(一個七級的傷殘賠償指數40%+八級傷殘賠償附加指數4%+九級的傷殘賠償附加指數3%)
第二種計算辦法:
實際賠償額=上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(省統計局公布的統計數據)×應賠償年數×賠償責任系數90%×(最高的傷殘等級40%+傷殘賠償附加指數≤10%)。
C=Ct×C1×(Ih+∑Ia,i)(∑Ia,i≤10%,i=1,2,3……n,多處傷殘)
式中:
C――傷殘者的傷殘實際賠償額, 元;
Ct――傷殘賠償總額, 元;
C1――賠償責任系數,即賠償義務主體對造成事故負有責任的程度,0≤C1≤1;
Ih ――傷殘等級最高處的傷殘賠償指數,即多等級傷殘者,最高傷殘等級的賠償比例,用百分比(%)表示;
Ia ――傷殘賠償附加指數,即增加一處傷殘所增加的賠償比例,用百分比表示。0≤Ia≤10%;
n Ih+∑Ia,i≤100% i=1
該公式用簡要表述為:實際賠償額=傷殘賠償總額×賠償責任系數×(幾個傷殘傷殘等級最高處的傷殘賠償指數+傷殘賠償附加指數1+傷殘賠償附加指數2+...傷殘賠償附加指數n)
傷殘賠償指數是指傷殘者應當得到傷殘賠償的比例。傷殘等級最高處的傷殘賠償指數,即多等級傷殘者,最高傷殘等級的賠償比例,用百分比(%)表示;
傷殘賠償附加指數,即增加一處傷殘所增加的賠償比例,用百分比表示。
傷殘賠償附加指數Ai。較合理的算法是:1、存在一級傷殘時,其他等級被吸收,不計算賠償附加指數;2、Ai的合理取值應為二級為10%,三級為9%,四級為8%,五級為7%……(依次類推);
但是這個和傷殘賠償指數不一樣,不是法定的,所以在實務中的做法不一樣。有的是在取值范圍內(傷殘賠償附加指數≤10%)由法官自由裁量,比如有些法院是依據最高的傷殘等級再加上傷殘賠償附加指數≤10%,有的是五級以下一個固定值,五級以上一個固定值。
賠償責任系數的確定:主要是依據交通事故責任認定來確定,機動車與行人相撞的,按照主次劃分的,賠償的系數通常為90%。
比如,李XX為城鎮居民,因交通事故造成一處七級、一處八級、一處九級傷殘,其賠償金計算如下:
第一種計算辦法:
實際賠償額=上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(省統計局公布的統計數據)×應賠償年數×賠償責任系數90%×(一個七級的傷殘賠償指數40%+八級傷殘賠償附加指數4%+九級的傷殘賠償附加指數3%)
第二種計算辦法:
實際賠償額=上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(省統計局公布的統計數據)×應賠償年數×賠償責任系數90%×(最高的傷殘等級40%+傷殘賠償附加指數≤10%)。